馆陶玉米抗倒伏记:红霸助力,“玉” 见奇迹!

红霸科技
2025-07-19
来源:

近日,河北省馆陶县魏僧寨镇遭遇一场强风天气,不少玉米田大面积倒伏,农友们忧心忡忡。但使用红霸玉米方案的地块,玉米却依旧挺立,抗倒伏能力突出。


一场大风导致玉米骨折


这场大风像一把 “检验尺”,不仅让农友们直观看到玉米抗倒伏能力的重要性,更让 “红霸” 这个名字,成了当地农友讨论的焦点。


一半挺立,一半倒伏


1、大风过境,玉米田为何 “一半倒伏一半挺立”?


馆陶种植户反映,倒伏与挺立的玉米是同批次同品种,施肥、灌溉等管理基本一致。唯一区别:挺立的玉米在小喇叭口期喷施过“红霸”。


从田间观察来看,使用“红霸”的玉米之所以能抗住大风,核心在于两个 “强”:


“红霸”玉米霸王根-抓地紧实


茎秆强韧:茎基部节间短、粗壮,茎壁纤维密度高,就像给玉米加了 “钢筋骨架”,抗弯折能力明显提升;


根系发达:须根数量多、入土深,抓地力强,就像给玉米扎了“深根锚”,能牢牢抓住土壤,减少 “连根拔起” 的风险。


“红霸”玉米对照效果图


而未使用“红霸”的玉米,茎秆偏细、节间偏长,根系也相对稀疏,遇到强风时自然 “扛不住”。


2、玉米倒伏,到底有多 “伤”?


对种玉米的农户来说,“倒伏” 是最怕遇到的问题之一。一旦发生倒伏,损失可不止 “看着揪心”:


未用“红霸”-弯折倒伏


减产是硬伤:倒伏的玉米茎秆弯折后,根系吸收的养分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无法顺畅输送到果穗,轻则果穗变小、籽粒不饱满,重则整株枯萎,减产幅度可能达到 20%-50%;


收割变难题:倒伏的玉米需要人工一棵棵扶起、收割,不仅增加人力成本,还容易在收割时碰掉籽粒,进一步减少收成;


病害风险增:倒伏后玉米叶片堆叠、通风透光变差,潮湿环境下容易滋生霉菌、引发病害,甚至影响下一季作物的土壤健康。


尤其是进入 7-8 月,北方玉米正值拔节、抽雄的关键期,茎秆快速生长但基部还未完全 “长结实”,此时若遇到大风、暴雨,倒伏风险会陡增。馆陶县这次大风中的玉米地,就是典型的 “关键时刻抗住了” 和 “没抗住” 的对比。


3、农户说:“这钱花得值!”


这场馆陶大风,给所有玉米种植户提了个醒:农业生产 “靠天吃饭” 的时代早已过去,主动预防灾害,比灾后补救更划算。


看到自家玉米在大风中 “安然无恙”,馆陶县用了“红霸”的农友直言:“之前听人说“红霸”好还半信半疑,这次是真见识到了。旁边地的玉米倒了一片,我家的一点事没有,这一季收成基本稳了 —— 这钱花得值!”


“红霸”玉米-叶片浓绿


一场大风,让 “抗倒伏” 从 “抽象概念” 变成了 “直观对比”;一次田间差异,让 “提前预防” 的重要性深入人心。对玉米种植来说,抗倒伏不是 “选择题”,而是 “必修课”—— 选对方法、用对红霸,才能在风雨来临时,多一份底气,少一份损失。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