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全国多地持续高温,部分地区还伴随频繁降雨,这样的 “桑拿天” 不仅让人难受,更是花生白绢病的 “温床”。作为花生种植中的常见病害,白绢病一旦发生,轻则导致植株枯萎,重则造成大幅减产。
花生白绢病
1、花生白绢病:高温高湿下的 “隐形杀手”
花生白绢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,在南方花生产区和北方高温多雨季节尤为常见。它的 “杀伤力” 主要体现在这几点:
发病隐蔽:初期病害多从贴近地面的茎基部开始,不易被发现,等叶片发黄枯萎时,病情已较严重;
扩散迅速:病菌可以通过雨水、土壤、农具传播,在高温高湿环境下,短短几天就能从单株扩散到整片田;
危害持久:病菌以菌核形式在土壤中越冬,能存活 5-6 年,一旦地块染病,若不彻底防治,次年可能再次爆发。
“红霸”花生田
2、三步快速识别:白绢病有这些典型症状
看 “白丝”:发病初期,茎基部、果柄上会出现白色绢丝状菌丝,像撒了一层蜘蛛网,这是白绢病最明显的特征(因此也被称为 “白毛病”);
查 “菌核”:后期菌丝上会形成许多小米粒大小的菌核,初期为白色,成熟后变成黄褐色,很像油菜籽;
观 “植株与果实”:病株叶片会从下往上发黄、枯萎,轻轻一拔就能连根拔起(根系已被破坏);果实染病后会腐烂,外壳变黑,果仁变质。
用”红霸“-针果双旺
3、为啥高温天容易发病?这 3 个条件是关键
白绢病的爆发和环境、管理方式密切相关,尤其是高温多雨季节,刚好满足它的 “发病三要素”:
温度适宜:病菌最适发病温度为 25-30℃,当前多地日间温度持续在 30℃左右,正好给病菌繁殖提供了 “温床”;
湿度超标:土壤湿度在 80%-90% 时,菌丝生长最快。近期降雨多、田间积水,或浇水后未及时松土,都会加重病害;
土壤条件差:连作田(多年种花生)、土壤黏重、透气性差的地块,菌核积累多,发病更严重;此外,过量施氮肥、花生种植过密,会导致植株长势弱、通风差,也容易中招。
用”红霸“-双仁果多
4、小贴士:这些误区要避开
防治白绢病时,很多农友容易踩坑,导致效果打折扣,一定要注意:
不要等 “大面积发病才用药”:白绢病扩散快,零星发病时就得动手,否则后期很难控制;
不要只喷叶片不灌根:病菌在土壤和茎基部,只喷叶片无法直达病灶,灌根才能直击要害;
不要连年使用同一种杀菌剂:长期用一种药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,建议将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交替使用(如腐霉利和噻呋酰胺轮换)。
用”红霸“-叶片浓绿
5、发病后救治:控制扩散,减少损失
如果田间已出现病株,要遵循 “早用药、少扩散” 原则,具体做法:
拔除病株:发现零星病株时,及时连根拔起(别让菌核掉落土壤),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,病株周围土壤撒一层生石灰消毒;
药剂防治:对发病区域及周围植株,采用 “灌根 + 喷雾” 结合的方式,用24%噻呋酰胺+25%嘧菌酯+刺激15ml,重点喷茎基部和地表,连喷 2-3 次,间隔 7-10 天。
用”红霸“-果子大
高温高湿天气,花生白绢病防治要趁早!牢记要点、避误区,用好“红霸”特效药,丰收有保障!